10月30号下午,省教育厅研究生处处长、党支部书记杨树兵带领党支部第二党小组成员一行5人赴南京邮电大学三牌楼校区,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九支部的研究生党员开展“谈观礼体会 担报国使命”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受到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兼研究生院副院长张翼、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徐雷及通信九支部全体党员的热烈欢迎。
党日活动开始前,与会全体党员听取了张翼部长对南邮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现状与成绩,徐雷书记对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党建工作情况,通信九支部宣传委员许会芬同学对党支部工作思路、党支部日常工作、特色及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支部和个人“6+6”未来建设目标等方面的介绍。
座谈会上,通信九支部研究生党员同学纷纷围绕“谈观礼体会 担报国使命”党日活动主题畅谈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的观礼感受,从他们几度哽咽、热泪盈眶的谈话中感受到,爱国是主旋律、自豪是主音符、奋进是集结号,深深表达出“90后”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他们深深地为新中国7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骄傲与自豪,对建立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的革命先烈、英雄人物表达出发自内心的敬仰之情,对自身作为‘90后’的一代担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感到责无旁贷。正如一位研究生党员同学说“谁说我们‘90后’不爱国,我认为我们是最爱国的一代”。也有同学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观礼’后更加理解‘四重四亮’的深刻含义,触动自己经常叩问入党初心”。尽管每个人的感受视角不同,但他们透露出的共同感受是爱国、励志、求真、力行。
交流“观礼”感受过程中,杨树兵处长对每一位同学的发言都进行了点评,并结合自身的“观礼”感受进行互动交流。活动尾声,教育厅研究生处还就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议题向研究生党员同学进行意见征集和交流。
与会全体党员合影
双方交流“观礼”感受
杨树兵处长作“观礼”感受发言
李梦蓉:70周年阅兵还没正式开始,电视上滚动播放的爱国歌曲就已多次令我热泪盈眶,看着一张张充满自豪和感动的脸庞,我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华儿女的骄傲和满足!短短几十年,祖国取得了令世界惊奇甚至“害怕”的伟大发展成就,这是一代代前辈奋力拼搏的成果。我们有幸生活在幸福的和平年代,不能只享受不作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共产党员,更应勇担时代新使命,把初心使命转为开拓创新、埋头苦干精神,现阶段作为一名研究生,就是要耐住寂寞把一项研究做专做精,不要浮于表面,不要害怕承认自身弱点。
许会芬:阅兵仪式方阵整齐划一,在感叹震撼之余我想到了这些受检阅人员的辛苦。看到受检阅的武器装备,这是我们自信的保障,想到我爷爷年代,他见到自行车和汽车都会害怕,因为没见过,不懂这些新鲜玩意,再看我们现在的生活,翻天覆地,我们要珍惜,更要居安思危。
吴丹丹:从1949年开国大典纪录片到2019年的国庆阅兵,对比展现出祖国在这70年的惊天变化,可以充分的展现中国的自信和富强。整齐划一的方阵队列,走出地动山摇、恢弘的庞大气势。这展现的是中国人的气势,是中国人的形象,是中国人的骄傲。“东风快递,使命必达。”从建国伊始解放军的装备是“万国造”模式到如今火箭军将东风41导弹展现在世人面前,震撼整个世界,这是70年不断奋进的强国武器。如今中国已经很强大了,我们国家终于威武富强了,再也不用羡慕国外的重武器了。山河犹在,国富力强,这大好河山,如先烈们所愿。我庆幸自己生活着这个时代,我爱我的祖国,爱我们的党。
葛以鑫:因为我是淮安人,就想到淮安走出的伟人——周总理,他在1949年国庆大阅兵说的一句话:“如果飞机不够,咱们可以飞两遍”,70年来,不仅飞机无需飞两遍,而且还有国之利器——DF41核导弹,真切地感受到祖国是所有国人的大后台。我相信对祖国繁荣昌盛而感到的自豪感存在于每一位国人的心中。
高基旭:当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更应该感念为我们奉献牺牲的烈士们,正是他们的奉献牺牲才有今天中国的强盛。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生活中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不仅要做好自身的科研学习,同时要在生活中注重帮扶周边同学,我相信只要心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从这种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从自己本职工作做起,就会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沈欣:这次国庆阅兵典礼,向世界展示了新时期我国建设的巨大成就。看到整齐划一的步伐,感恩这些年轻儿郎为了祖国的安宁付出很多,看到各个省份的各具特色的漂亮彩车,感慨社会进步很大,看到社会各个领域所成立的方阵时,更是对每一个行业领域的人都充满感激和敬畏,我想为他们点赞,祖国的强大离不开这些看似平凡,实则不平凡的人。感恩先辈们为了现在的美好生活的不懈奋斗,感恩国家领导人的全局把控,感恩社会大环境的和谐自由幸福氛围,我为我生活在这样美好的国家而骄傲,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
魏新苗:徒步受阅方队中,院校科研方队,由军校生和国防生组成,其中也有一位南邮毕业的国防生学长。这体现了军事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强军兴军中的重要地位。陆、海、空、火箭兵等受阅部队,集中展示国防科技水平的变化。新型武器装备比重较高,体现了军队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我感受到国家对科研工作和高科技人才非常重视,投入也很多。作为研究生,我们应当珍惜国家提供的条件,相信通院研究生以后都会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杜晔:作为一名学生党员,那时那刻我打心底里感到自豪和骄傲,但同时也在问自己,我自己能做什么,我的价值怎么体现?怎么为人民服务?研究生入学后,面对和本科不同的环境,两年多走来,心中多少有自己的感悟和经验,关于学习、科研、就业,周围的同学也各有所长,有时候就思考,我们的价值怎么体现?把这些经验传承下去不就是一种体现方式么!那再把这种传承的想法传承下去,对师门不就是一种隐形的财富么!抱着这种想法,我们组织了好几次的座谈会,给下一届指路,而从这种思想碰撞中,又会有新的发现和理解,对自己也是提升。
余洵:最大的感受就是变化,看过那么多的阅兵仪式,如今的关注点已经不再是整齐的分列式,而更多的关心是新式武器装备。今年的阅兵仪式给人更多的感受是务实的感觉,不再炫耀火力,而是展现中国军队实实在在的作战能力,以及最新的作战能力,包含信息化战队以及各种最新的无人机,中国不需要隐藏实力,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能够给中国人这样的自信。国家的硬实力提升也带给了人们的自信,“四个自信”如今已经深入人们内心,我们有绝对的理由对自己的实力抱有自信。
金易琛:聆听习近平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上的讲话后,“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的庄严宣告给了我巨大的震撼,内心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同时明确了未来我们在建设祖国、统一祖国、强军卫国、履行大国义务的目标使命,内心充满了继续奋斗的动力。阅兵式上空载的牌号为“1949”的车辆代表着国家仍然铭记着为建国付出生命的英烈,现在的伟大成就就是对他们的最好告慰,阅兵方阵还设立了高校科研方队,这激励着我们需要继续努力随时做好为国家贡献自己力量的准备。国家的强大也是我们憧憬未来的最大后盾,我们需要利用好现有的环境,提高自己,为了国家伟大复兴履行自己的职责。
詹海潮:让我最难忘的是最后的一刻,所有的人都把自己手中的气球放飞。看着那一个个气球就像一个个放飞的梦想和希望,是让祖国在以后更加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我也深刻感受到,作为当代研究生要具备使命感,最实在的行动就是要刻苦学习、增长本领。当代研究生要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以最真实的行动推进中国梦实现的进程。
张延贺:这场庆典是一场“规模空前”的盛宴,很震撼、很壮观。可以说,排山倒海、气势榜礴,令人心潮澎湃、难以忘怀。一共有15个徒步方队、12个空中梯队、32个装备方队,向我们展示了人民解放军是一支威武之师,胜利之师。作为一名中国人,我由衷的感到自豪和骄傲。当看到老兵方阵时,我心中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新中国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党员,我要传承革命先烈的精神、不忘革命先烈的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前进、拼搏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