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开大学高度重视研究生学术规范和科研诚信教育,不断推出加强学风建设的制度措施,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和人才培养环境。日前,由南开大学研究生自发成立的科研道德和学风建设自律促进委员会举行成立仪式,此举标志着南开在充分发挥研究生参与学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通过成立委员会提高研究生对加强学风建设的认识。一段时期以来,南开大学设有学风建设委员会,并有针对教职工的“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而研究生发起成立自律促进委员会,则主要承担“相互勉励,彼此监督,弘扬科学精神,维护学术诚信,倡导良好学术风气”的职责。委员会从讨论章程到建立联盟,再到邀请资深教授担任顾问,研究生经历了一个不断提高认识、不断凝聚共识的过程。正如参与委员会筹备的一位博士生所说,“希望借此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让南开的科研道德与学风建设能因学校、老师和我们的共同参与而更显成效”。
通过讨论形成《公约》增强研究生的学术自律意识。自律促进委员会成立伊始便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自律公约》的征集评选活动。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形成了以“诚信、勤奋、博学、严谨、创新、为公”为核心表达的《公约》。《公约》着重强调,要在科研中客观反映与分析研究数据,如实报告研究成果,科学评价学术水平,不掺假,不掩盖,不欺骗,不剽窃,摒弃学术不端行为。《公约》推出后,各研究生班级纷纷举办主题班会、践行承诺签名等活动,从而使《公约》能深入人心。
通过进行问卷调查为开展学风建设提供参考。为全面掌握研究生的学习科研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加强改进学风建设措施,学校研工部组织成立了由专业教师和各方面学生代表组成的调研小组,在全校研究生范围内组织了学习科研状况调查,共有29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7000余人参与,最终形成了4万余字的《南开大学研究生学习科研状况调查报告》,提出了在研究生学习动机、文献使用状况、参与国际交流、教学实习实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开展相关工作奠定了科学基础。
通过举办“主题活动月”强化学风建设效果。在研工部和各学院的密切配合下,依托校院两级研究生会和研究生班级,开展了以“力行公能志,垂范学风清”为主题的研究生学风建设主题活动月。持续一个多月的读书节、文化节、学术沙龙、学科知识竞赛、主题征文等活动使研究生真正认识到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在活动月中,研究生邀请导师作客学术沙龙,与大家交流科研方法、分享学术心得,请导师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以学为主、教学相长”风气的形成。
南开大学在调动研究生参与学风建设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同时,努力按照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要求,从“公”和“能”两个层面为提升其学术品格和学术能力搭建平台:一方面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科研观、事业观、人才观,重点培养其学术热情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通过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文化活动如“院士论坛”、“走近中国名刊”等,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此外,学校十分注重选取有利时机加强学风建设,确保这项工作不走过场。如在新生入学之际,邀请两院院士作学风建设专题讲座,坚持将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作为研究生入学的第一课。在毕业生离校教育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学风建设的内容,引导毕业生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应该说,这些教育活动深受学生欢迎,也使研究生真正成为了优良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
资料来源:教育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