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二年级本科生成功发明光电空气取水器

发布时间: 2013-05-28      访问次数: 21

 只要有阳光,在野外环境下只需一个小时,就能把空气变成饮用水。在近日举办的2013年南京市大学生专利成果展上,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二年级本科生朱延涛发明的光电空气取水器,成为展会明星,吸引众多眼球。
  有一次,朱延涛跟随老师到野外做水利课题研究。要是能在野外环境无中生水该多好。老师的一句话让随行的爱发明的朱延涛琢磨起来。
  取水器在野外使用,不能用交流电;造水要在短时间内将空气加热再冷凝成液态水,功耗和散热也成问题。为此,朱延涛选择比较节能的压缩制冷技术,再为取水器装上太阳能电池。解决了电源,朱延涛又琢磨出一个简易的散热系统……一年不到,光电空气取水器完成了样品制作。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台半人高的机器两侧密密麻麻都是气孔,除了显眼的太阳能电池外,还有一块300瓦的蓄电池,这样在夜间也能造水。朱延涛告诉记者,这台取水器平时主要靠太阳能电池供电,在30摄氏度的室外,一小时能够造水”300毫升。
    朱延涛被几位学长拉入伙,先后参与了仿生鱼、波浪能发电、交通机器人等发明的设计制作。目前,朱延涛和团队已成功申请8项专利,全都涉及环境保护和新能源开发利用。

 

 

                                       

                                                                                                                    作者:沈大雷 钱恂熊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3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