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大学生志愿者已经不是一个特殊的身份。有这么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是新一代的“95后”大学生,是接受国家和社会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他们更是传递爱与温暖,回馈社会的青年公益使者。他们就是来自上海东华大学的慈善义工服务队。
2015年7月,东华大学慈善义工服务队33支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前往贵州、安徽两省贫困地区开展公益活动。计算机学院义工服务分队——“关爱弱势群体,弘扬志愿精神”前往安徽省金寨县,深入到当地进行实践调研,也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与希望的教育。
重走革命圣地,缅怀革命精神
金寨作为全国第二大将军县,是中国革命的起源地之一,2015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实践队伍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金寨县红军革命广场。通过参观陵园和博物馆,重温了党的光荣历史,了解了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队伍在金寨建立,无数场的战役在金寨展开,无数的金寨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的教育。
以希望之名,成树人伟业
1990年,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李克强不畏严寒涉过万水千山来这里画了一个圈,继而众志成城盖起了中国第一座希望小学——金寨希望小学。25年来,无数原本上不起学的贫困孩子,通过希望小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金寨希望小学,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今年是她25岁生日,在25年里,她培育了无数的大山儿童,让他们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实践队早上8点出发,转车4次,途径4个小时九转十八弯的山路,一路翻转颠簸才抵达大山中的希望小学。与留校老师的近距离交流,亲眼见识这颗大别山深处希望的种子生长成的苍天大树,一路的艰辛都是值得的。
爱心捐赠,情暖金寨
义工服务队的队员们通过自身的力量,筹集社会资助资源,借此行之机带到了金寨县。实践队伍将一批由企业慈善家捐赠的鞋子和文具运送到勋贤小学和秦湾小学,并采集当地留守儿童的小小心愿带回学校。山路泥泞曲折,汽车无法开到小学里,东华大学的学生们徒手搬运三箱鞋子和文具行走到金寨秦湾小学。
秦湾小学,1个老师,10个学生,就像“一个人的学校”。仅有的一名老师陈老师,他早上从家出发,骑上半个小时摩托车,走上一段山路,和学生们做完早读,开始上课,教完语文教数学,教完一年级再教二年级。大学生们被陈老师的无私与毅力深深打动。孩子们拿到崭新的运动鞋和文具,露出纯真而幸福的笑容,陈老师为孩子们的开心欣慰地笑了。孩子们写下了他们的心愿,有的只是最简单的一把尺子、一个文具盒,他们用稚嫩的语言表达着最朴实的愿望。这些小心愿,将随着实践队伍带回上海,由学校师生认领,帮助孩子们实现。实践活动结束后,近日又一批捐赠文具送达秦湾小学。
在此次历时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中,这支义工服务队伍将自己所得的关怀与温暖回报给社会中最需要爱与希望的人,他们展示出“95后”大学生知感恩、履行青年人社会责任的品质,体现了东华大学学子自强不息,仁爱共济的公益精神。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5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