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十一代表:用教育创新回答“钱学森之问”

发布时间: 2016-03-14      访问次数: 7

    “Research”“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在采访中,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口中反复提及这三个英文单词。这是他所提炼的南科大理念,翻译成中文即是创知”“创新”“创业
  从北京到深圳,从北大到南科大,跨越大半个中国。陈十一代表的职务从副校长升为校长,但始终没变的,是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想。
  这次参加全国两会,陈十一代表马不停蹄:与北大校长林建华论道大学改革与供给侧改革;在小组审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时,紧盯着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
  过去一年,陈十一代表和他的同事们都没闲着。在南科大2015年开学典礼上,这位从美国回国的校长,引用了美国诗人的一段话,让新生们激动不已: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而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陈十一代表和南科大,无疑都走在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上: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探索一条新路。南科大所处的环境和美国硅谷挺像,我希望南科大能引领国家技术进步,让科研成果真正支撑产业发展。他认为,“‘钱学森之问的核心,是中国高等教育能否为国家培养出真正的创新人才。
  要真正实现国家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而创新就要靠人才。过去一年,南科大鼓励教授在不影响教学、科研的前提下创业,与社会资本融合,创造出真正有用的产品,而教授在技术成果转化中占股高达70%这种做法在目前中国大学里略显前卫。陈十一代表说,与此同时,南科大重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这种教育,就是让学生们领悟失败和成功一样重要的道理,让他们拥有更多在逆境中奋斗的经历。
现在南科大最缺世界一流人才,但10年或者20年后,它一定会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展望未来,陈十一代表信心十足。

 

                                             来源:光明日报(201603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