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住课程思政“牛鼻子”培养一流人才

发布时间: 2020-09-14      访问次数: 23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大学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是人才培养体系的主体内容。牢牢抓住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紧密围绕课堂教学这个关键,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以课程思政牵引学校育人各环节。要深刻认识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意义,牵住课程思政这个“牛鼻子”,全面提升课程思政水平和实效,这是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举。

以“家国情怀”为统领

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天津大学章程中明确了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培养目标,课程思政就要把“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到各门课程中。抓住了培养“家国情怀”这个统领,就是抓住了立德树人的关键。

要厚植学校文化土壤,营造“家国情怀”的育人氛围。中国的大学和西方大学不同,多是为救国而建的,是扎根中国大地的,“兴学强国”是中国大学的精神元始。将大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这本身就是“家国情怀”教育的丰厚养料。同时,每个学校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高校要根据自身特色,因“校”制宜地制定符合自身文化特色和发展规律的课程思政内容。

在天津大学曾进行过“怎样培养家国情怀”的讨论,很多专业老师都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就是要把专业技术跟民族前途命运、国家重大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比如,讲桥梁设计课的,可以讲讲茅以升、讲讲钱塘江大桥建好后又炸毁、炸毁后又重修的故事;讲化工课的,可以讲讲侯德榜当年如何完成制碱的故事;我们的专业课教师本身也从事科学研究,要把我们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世界的科技发展前沿都跟我们的课堂教育结合起来。这样的课程育人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正是最好的课程思政。

要重视“主力军”建设,培养有“家国情怀”的师资队伍。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身教胜于言传,教师的“举手投足”皆是育人。我们必须把教师的自我修养提升放在首要位置,引导教师深刻认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先立师德,才能树人。具有“家国情怀”的教师,在课堂讲授和举手投足中,自然能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讲授出的课程才能打动人。带着温度,带着情怀的课程教学,一定能涵养出具有“家国情怀”的学生。

以“三全育人”为契机

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当前,高校多在探索“三全育人”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目的是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当中去。其中的重中之重是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这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关键之举。

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使之成为培养目标的有力支撑。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育人总纲,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按照培养方案科学推进和执行。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契机,在“大思政”格局的顶层设计中,重点做好培养方案的设计。2019年底,天津大学启动了以“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为牵引的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探索构建具有天津大学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综合改革紧密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顶层设计,推出了“德育铸魂计划”“智育固本计划”“体育强健计划”“美育浸润计划”“劳动教育淬炼计划”,强化全员育人责任,抓好全过程育人环节,营造全方位育人环境。综合改革中的“课程方案”从体系设计到组织实施再到效果评估,全程体现课程思政要求,确保每门课程的针对性,都能成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石;确保所有“课程群”的协同性,都能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要创新课程组织方式,打通课程思政的“最后一公里”。课程思政建设涉及对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教材、教师、课堂、督导、测评反馈等多方面的要求,是个系统工程。要确保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不能单纯靠教师的自觉主动,必须有组织地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落脚点是学生、主力军是教师、抓手是考核评价激励机制。近年来,天津大学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度参与、院系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格局。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中心”,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经验总结和规律的研究,结合专业发展史和国家战略定位,有组织地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纳入专业课教材讲义内容和教学大纲,作为必要章节、课堂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

以“新工科”为引擎

积极发掘课程思政增长点

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应对未来挑战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是世界高等工程教育的时代命题。新工科建设中,课堂教学是中心环节,也是“主战场”。课程思政是新工科建设的灵魂和统帅,天津大学的新工科建设提出以立德树人统领培养全过程,落实“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融合新文理教育与多学科交叉的工程教育。以新工科建设为引擎,探索“新工科+课程思政”新的增长点,是天津大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

要做有灵魂的工程教育。新工科建设更需要通过课程思政来实现“有灵魂的工程教育”。一是以激发工科生的历史使命感为方向。新工科教育本身就是适应时代变革的教育改革,因此我们要培养的也是更多能够应对变革的未来领军人才,要培养“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使命情怀,培养学生的远见卓识,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培养学生应对新变化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二是以工程伦理教学为抓手。将科技史教育融入工学类专业课程,掌握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与新材料等新兴领域中可能涉及到的责任、价值与法治等问题,增强未来工程师的社会担当。三是以“国之重器”科技成就案例为联结,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双向贯通。引导学生努力成长为引领未来的行业领军者和变革者。课程思政的效果好不好,关键要看能否培养学生具备胜任未来挑战的关键核心素养和价值观。

以新工科平台促推“三全育人”。第一,新工科建设为课程思政带来新的机遇。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打破原有的院系设置壁垒,面向未来人才培养构建开放式的人才培养平台,要求各学院的国家和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参与国家级的项目,进行有使命的学习和有组织的实践;引入企业资源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让学生走进“社会的课堂”,通过企业实践了解我国技术发展现状与需求,增强自身投身国家建设的责任感。

第二,开放融合的培养平台要求课程思政组织更具协同性。各个平台的课程设计需要多学科协同进行,对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更需要多学科统筹,让课程思政更有针对性。例如,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智慧城市平台等的课程思政建设,除了要讲好科学精神、讲好人工智能的国家发展战略,也需要帮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责任及法治等问题。

第三,充分发挥课程思政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突出“学”的主体性,鼓励学生主动发现课程相关思想道德、社会热点等思政元素,以探索性、问题导向的学习,引导其独立思考、充分表达、积极沟通,鼓励学生积极面对挑战性难题,勇于提出和交流想法。

第四,要运用好新技术新手段。新工科教育更加注重情境式教育和实践教育。将课堂转移到实验室、设计室和工程实践场所,让学生围绕现实情境和“真问题”来学习;同时,将移动技术、混合现实等新手段也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