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为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号召,激励党员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建设,提升综合素养与支部凝聚力,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使命担当,缅怀英烈。4月1日,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研2024级学生一支部、二支部共赴雨花台烈士陵园,开展“赓续雨花精神,奋进改革新程”主题党日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了解碑文故事与讲述红色故事等方式,铭记历史,强化党性。

全体党员驻足雨花台烈士就义群雕前,一支部副书记孙成洋为大家详细介绍群雕刻画出的九位英烈,讲述了他们将青春熔铸进扶危救国的历史使命,将断头台变成了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事迹,并勉励全体研究生党员坚守理想信念,担当家国责任。

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前,一支部书记江欣为众人介绍烈士纪念碑:正面镌刻邓小平手书“雨花台烈士纪念碑”8个金字。碑前立有烈士铜像,高 5.5米,题为“宁死不屈”。面对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支部书记江欣、夏睿珊带领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纪念碑前,彰显了党员们坚守初心、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

随后,沿着倒影池、纪念桥,全体党员抵达烈士纪念馆。雨花台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烈士的殉难地,十万忠魂长眠于此,刚踏入烈士纪念馆,历史之重,悲壮之感,油然而生。在支委领学深化认识环节,江欣、王涛、姚颖带领大家感悟“雨花英烈精神”的时代内涵:隐蔽战线先驱冷少农“弃襁褓别慈母”投身革命,以“大家不存、何有小家”的抉择诠释绝对忠诚;时年25岁的陈理真面对烙铁竹签拷问,以“丹心岂惧千钧锁”的绝笔展现信仰纯度;晓庄十英烈群体以平均23岁的青春之躯,铸就“血荐轩辕终不悔”的生命丰碑。大家表示,要从雨花英烈“断头流血不叛党”的铮铮誓言中淬炼政治忠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科研攻关中把学术论文写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战场。



最后,为舒缓科研压力、增添趣味,活动间隙安排自由游览。党员漫步陵园放松身心,趣味集章,深入了解陵园文化,增进情谊与支部凝聚力。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创新了教育载体,拓展了教育维度,党员们经历了一场立体化铸魂工程。大家一致表示,要赓续雨花英烈"赤诚许党、铁肩担责、丹心报国、热血为民"的精神谱系,在研究生阶段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将学术理想深植"国之大者"沃土,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坚开展原创研究,贯通实验室到应用场的"最后一公里",用新质生产力的突破性成果诠释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担当,让党建与科研创新同向聚合、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奋力书写新时代科技报国的青春答卷。
撰稿:江欣 初审:方军 审核:张翼